天山網訊(記者彭淵 李芳艷 梁珊珊 羅中偉 孔令宇 房義傑報道)1965年,三十六團在原地方國營米蘭農場的基礎上創建而成。經過幾代軍墾人的艱苦創業,現在實現了工農業並舉、多種經營各具特色的新型團場。該團出產的石棉、鉀鹽、米蘭紅棗、米蘭蟠桃等享譽區內外。
  三十六團總面積56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達23萬畝。近年來,先後被國家評為科技進步先進團、兵團防沙治沙先進單位、兵團先進黨委、二師經濟和社會發展爭先創優先進單位、政治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兵團二類團場爭先進位第二名、二師爭先進位第二名等殊榮。
  今年,該團堅持“城鎮興團,農業富團,工業強團,招商活團,生態立團,精神鑄團”的發展思路不動搖,制定並圍繞“兩個力爭、兩個率先”目標,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維護社會安定和發展民生為重點,統籌規劃,走產城融合發展的道路。截至目前,這個團完成生產總值5.88億元,增長率35.3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億元,增長48.5%;職均收入45101元,增長25.2%;人均純收入21826元,增長23.4%。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
  黨的建設是保障
  今年,三十六團黨委以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扎實抓好黨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充分完善幹部選拔任用制度,加大後備幹部培養管理力度。建立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長效機制,鞏固了“四議兩公開”“雙培雙帶”成果。進一步推進公開承諾、群眾評議、“三亮三比三評”“星級管理”
  等創先爭優活動中的好做法。全團498名黨員幹部公開了服務承諾,設立了“黨員先鋒模範崗”188個,與群眾結對子241個,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87件。對全團21個黨支部實行分類定級管理,加大了升級進位指導力度。深入開展了黨建帶團建、帶工建、帶婦建活動,以“瞭解民意到一線,發現問題到一線,推進工作到一線,解決問題到一線”的“四個到一線”活動,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產城融合換新貌
  近年來,該團全面實施城鎮興團戰略“一鎮、三個作業點”的佈局,推進城鎮擴容升級改造,著力打造產業聚集、服務便捷、功能齊全的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使職工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按照三十六團城鎮總體規劃,著力把米蘭鎮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非金屬礦開采基地、南疆區域性陸路交通樞紐和貿易橋頭堡、米蘭文化體驗交流中心、區域旅游集散地、米蘭紅棗之鄉和若羌縣的雙子城鎮。
  2012年,全團已建成保障性住房1356套。今年,按照“大拆大建”的目標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新建358套樓番使城鎮化率達到80%以上,力爭完成全團職工戶均一套樓房的目標。團場投資1700餘萬元,完善水、電、暖、氣及綠化、美化、柏油路面硬化等建設。投資1000餘萬元完成了天然氣站、視頻監控、紅綠燈、街道美化等基礎設施、公共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城鎮面貌明顯改善,極大地提升了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
  新型工業增後勁
  三十六團依托米蘭地區及阿爾金山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以特色紅棗深加工為代表的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鉀鹽、石棉支柱產業,形成“一團兩園”的工業新格局。該團積極推進兵地融合發展,在阿爾金山礦產資源開發中尋找新的增長點,在非金屬、金屬礦山開發、新型能源開采開發中爭取新項目。
  利用團場自身礦產資源優勢,繼續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一是,與冀中能源邢礦集團成功實現合作,成立了邢蘭鉀肥有限責任公司,目前,鹽田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
  二是,石棉礦在繼續提高產量的同時,進一步深化石棉礦改革,推行政企分開,抓好產品質量、管理和服務,實行費用預算管理,做好尾礦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抓好電力發展,對團場的水電站進行技改。投資1000餘萬元的熱電廠改擴建工程順利完工,為職工冬季取暖、用電提供了保障,為進一步改善職工生產、生活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是,提升子母河棗業加工能力,不斷開發系列產品。
  特色產業增效益
  今年,三十六團繼續調優種植結構,做精做優特色紅棗產業。目前紅棗面積達到了5.7萬畝,在穩定面積的基礎上抓好“三園”建設,增加產量。建立了紅棗綠色防控可追溯體系,為每戶棗農的紅棗生產過程建立了檔案。今年已認證有機紅棗面積達到了1.18萬畝,為繼續擴大有機紅棗面積,將興建萬頭生豬養殖基地,為有機紅棗生產提供充足的有機肥保障。該團成立了農業合作社,規範了生產、銷售各個環節。投資800萬元,興建了一座能倉儲100噸紅棗的冷庫,確保米蘭紅棗長年在市場上有貨源。並全力抓好“樹品牌、保品質”工作,抓好紅棗的農殘和藥殘的監察力度,確保米蘭紅棗在全國紅棗中的名優產品地位。繼2011年獲得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金獎後,今年,米蘭紅棗再次在中國(樂陵)紅棗暨果品產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米蘭紅棗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調結構促職工多元增收
  三十六團結合團場城鎮化建設,以產城融合、發展路邊經濟為突破口,在職工全員增收的基礎上,重點解決二、三產業職工增收,縮小農林承包職工與二、三產業職工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一是,調優農業種植結構促職工增收,讓每戶都有一份豐產棗園。
  二是,加快畜牧業的發展,走種養結合的道路。三是,加大標準園建設力度,提高產量。四是,轉移種植業剩餘勞動力到基建、裝修、物流等行業。五是,組織勞動服務隊、突擊隊提高應急服務能力。六是,利用團部商業街和315國道,剩餘勞動力從事商貿、物流、餐飲等服務業。七是,以入股分紅的模式增加職工收入。截至目前,全團實現職工多元增收1000餘萬元,職均增收5369元。
  公共文化豐富職工生活
  今年初,三十六團成立了由30餘名隊員組成的業餘文化演出隊,併在經費、服裝、道具、場地給予了保障,全年預計為職工文化活動投入活動經費80餘萬元,該演出隊組織開展了春節聯歡晚會、大型社火活動、“七一”頌等系列文化活動,深受職工群眾好評。目前,業餘文化演出隊正在緊張籌備201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
  民生事業不斷完善
  三十六團除抓好團場子女就業、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等基本民生工作外,還認真抓好了“十大民生工程”。今年,完成了3公里的柏油路面硬化、學校風雨活動室、電視臺改擴建工程、養老院主體工程建設、團醫院門診樓等,這些工程已陸續投入使用。團醫院新添置了189.8萬元的醫療設備,改善了職工群眾就醫條件。為留住人才,團里出臺大學生安置、優待管理辦法,關心幫助新就業的大學生。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放低保、救助、優撫金85萬餘元,為殘疾人、貧困職工、老軍墾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解決廉租番讓他們共同享受團場改革發展成果。
  巍巍金山添秀色,子母河水浴春暉,三十六團將延續著光榮,承載著夢想,以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勇往向前,搶抓機遇,再造米蘭新的輝煌!  (原標題:二師三十六團社會經濟發展紀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q06bqbja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